目前全國玉米機播水平達到60%,而機收水平卻只有6.8%,機收水平成爲制約玉米全程機械化的瓶頸。玉米人工收穫和秸稈處理已經成爲北方地區農民最繁重的體力勞動。據瞭解,當前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向非農產業,農忙季節主要靠人畜力作業已難以滿足搶種、搶收的要求,加快發展玉米收穫機械化,全面推進玉米收穫機市場佔有率已是迫在眉睫。下面我們有幸請到農業機械發展的專家爲大家講解促進玉米收穫機械化發展的對策。
一、加強整機結構的優化設計:
目前我國玉米收穫機整體結構尺寸較大,長度基本超過7m,高度超過3m,田間運輸、轉彎難度大;駕駛操作舒適性差,機手易疲勞,嚴重製約了玉米收穫機械化的發展。因此,首先從整機結構着手,減小整機掛接後的長度、高度,或設計通用自走式玉米收穫機底盤,減小收穫機長度、高度,與小面積玉米種植相適應,增強玉米收穫機械田間作業通過性能和靈活性,增加機手作業操作舒適性指數。
二、加強機手技能培訓:
通過2005-2006年玉米收穫機作業跟蹤考覈發現,操作技術好的機手在田間作業時,能夠減少地頭,作業質量好、工作效率高。
三、加大科研開發和投入:
加快玉米收穫機械的研究開發,必須有GVM的政策扶持和投入,集中技術力量,立足於國情,研製出適合國情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玉米收穫機械。同時可以避免國內幾十家玉米收穫科研和生產企業重複投資、重複建設,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近年來,隨着工業用玉米原料需求的急劇增加,玉米的全球化需求迅速增長,糧食原糧市場價格也一路飈升。國內北方、黃淮海等玉米主產區的播種面積逐年增大。大力發展玉米收割機在農村地區的普及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有力於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同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成本,是一項造福農民,提升我國農業發展的進程等都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