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江西、安徽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又稱浙江,省以江名,簡稱“浙”。省會杭州市。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口絕大部分屬江浙民系,其中吳語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98%以上,部分江浙民系人口使用徽州話(又稱徽語)方言。除此以外還有閩南語、蠻話、蠻講、畲話、官話等語言人口分佈在省內個別縣市。
眼下,浙江省桐鄉市晚稻已進入全面搶收期,爲了讓收割下來的稻穀及時得到烘乾,這幾天全市各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糧食烘乾機開足馬力進行烘乾作業,保障晚稻豐產豐收。
在龍翔街道農機糧油專業合作社的烘乾房裏,4臺剛剛調試完畢的烘乾機已經在進行烘乾作業。合作社社長董小林告訴記者,由於前期連續陰雨,收上來的稻穀水分含量普遍較高,往年這樣的稻穀要曬上幾天,現在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了,一天下來可以烘60噸糧食。
今年,該合作社承擔了4000餘畝的糧食種植任務,但糧食烘乾成了一個大問題。“現在農村已沒有大面積的曬場,只能依託先進的設施來烘乾糧食。”董小林說。與目前廣泛使用的高溫烘乾設備相比,低溫烘乾機的作用更接近於糧食在太陽光下自然晾乾,能夠確保糧食品質不下降。
烏鎮是桐鄉市的重點產糧區之一,由於離中心糧庫較遠,農戶要烘糧很不方便。去年晚稻收割期出現連續陰雨,導致農民上百噸糧食出現發黴發芽。爲徹底解決困擾農戶這一難題,位於烏鎮民合的香禾糧油農機專業合作社今年購置了2臺糧食烘乾機,目前已爲農戶烘乾稻穀350多噸。合作社負責人吳建根高興地說:“今年嚐到了甜頭,明年還要增加2至4臺烘乾機,再準備成立一個烘乾中心,減輕勞動力並提高經濟效益。”
桐鄉市的中心糧庫也對現有的烘乾中心進行優化改造。今年投資160萬元更新了多臺大型烘乾機,進一步增強中心糧庫的烘乾能力,使單批烘乾能力達到300噸。並將糧庫更換下來的小型烘乾機調劑到糧食代收點和規模種糧大戶,把爲農服務延伸到農民家門口,方便農戶收穫後直接烘乾,實現糧食收穫、烘乾、收購一條龍服務,減輕糧庫收購烘乾壓力,提升糧食收儲效率。
現實的客觀需求,使得桐鄉市在發展糧食烘乾機方面成爲了“先行軍”。市農機推廣站站長劉炳浩訴記者,在桐鄉烘乾機是非常急需的。一是桐鄉市是多臺風地區,特別在收割季節,說不好什麼時候就下雨,糧食如果不能及時烘乾入庫,損失會非常大。另一方面,當地土地緊缺,如今已很難找到足夠大的地方來作爲糧食的晾曬場地。
2009年,浙江省就正式將烘乾機納入非通用目錄購機補貼範圍,並且在國家財政補貼30%的基礎上省財政再追加30%,使得補貼額度達到60%,極大地推動了烘乾機的發展。據瞭解,今年以來桐鄉市各農機專業合作社共購置糧食烘乾機16臺,目前全市共有糧食烘乾機56臺。